Skip to main content

2020 版《中国药典》系列探讨 | 别小看真菌毒素对中药的污染

近年来 ,国内外关于中药质量安全的负面事件频繁曝光, 这些中药污染问题严重威胁了民众的用药安全和中药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而这其中,除了农药残留外,真菌毒素对中药的污染也不容小觑。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里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害,有一定的致癌作用。我国 50 年代就发生过马和牛的霉玉米中毒和甘薯黑斑病中毒、长江流域的赤霉病中毒、华南的霉甘蔗中毒等事件[1]。

中药材从种植、采集、制备、加工、储藏、流通的全过程周期较长且复杂,如条件控制不当,各环节均可能产生真菌毒素。且真菌毒素的产生与宿主基质特性密切相关,不同类型中药材会产生种类和性质各异的真菌毒素。研究发现,中药材可被多种真菌侵染,包括曲霉菌、青霉菌、镰刀菌等。产生的毒素包括多种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2] 。因此,全方位加强中药材中真菌毒素污染水平监控成为 2020 版《中国药典》的重中之重。

2020 版《中国药典》中关键信息解读

2020 版《中国药典》编制大纲中,针对中药安全性方面:有效控制外源性污染物对中药安全性造成的影响,全面制定中药材、饮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全面制定易霉变中药材、饮片真菌毒素限量标准。有效控制内源性有毒成分对中药安全性产生的影响,重点解决符合中药特点的肝肾毒性预测及评价方法,制定中药安全用药检验标准及指导原则。

相较于 2015 版药典,2020 版药典草案 9305 通则中真菌毒素检测品种扩大至60余种, 2351 通则也按照真菌毒素种类(黄曲霉毒素 B1、B2、G1、G2、赭曲霉毒素 A、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展青毒素、伏马毒素 B1、B2 及 T-2 毒素)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供试品前处理方法及净化步骤,增添了多种真菌毒素测定法。

表 1. 部分中药材药典新增真菌毒素检测

安捷伦检测真菌毒素的解决方案

作为分析行业的领导者,安捷伦针对制药行业的专属需求,可提供丰富的真菌毒素分析方案,涵盖单类真菌毒素和多真菌毒素分析、串联质谱方法和高分辨质谱筛查方法等。

1. 单类真菌毒素分析:以展青霉素为例

采用 Agilent Poroshell 120 SB-Aq,2.1 x100mm,2.7μm(部件号: 685775-914)色谱柱分离亲水性较强展青霉素,进行了充分的方法学验证:包括专属性、灵敏度、重复性、校准曲线、平行性、准确度、基质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是灵敏的、稳定的、准确的、可靠的。

图 1. 展青霉素 LC-MS/MS 测定法所得谱图及重复性结果

2. 多真菌毒素分析:涵盖 2020 版药典要求检测的所有真菌毒素种类

本方法无需采用昂贵的免疫亲和柱做样品前处理,样品采用乙腈-水-乙酸溶液提取,提取液经稀释、离心、过滤后,加入稳定同位素内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色谱柱采用 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2.1x100mm,1.8μm,部件号:959764-902),采用内标法定量。采用稳定同位素稀释方法,有效校准基质效应,回收率优异,稳定性极好。

图 2.16 种真菌毒素( LC-MS/MS )测定谱图

图 3.16 种真菌毒素( LC-MS/MS )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

3. 多真菌毒素分析:采用动态 MRM 对 242 种真菌毒素进行多同位素内标分析

本方法无需采用昂贵的免疫亲和柱做样品前处理,样品采用两次溶液提取,提取合并后离心、过滤,加入稳定同位素内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色谱柱采用 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2.1x150mm,1.8μm,部件号:959759-902),采用内标法定量。采用稳定同位素稀释方法,有效校准基质效应,回收率优异,稳定性极好。避免了以前样品稀释(牺牲灵敏度)、基质匹配标准曲线配置(难以找到合适的空白基质)、标准加入法(大大增加了样品数量)等等难题。

图 4. 坚果类基质中 242 种真菌毒素谱图

4. 中药毒理研究

针对中药毒理研究,安捷伦还可提供商品谱库:真菌毒素及其次生代谢物高分辨谱库,化合物数量高达 450 种,通过标准品分析采集,并经过安捷伦研究人员人工校准后的二级质谱图超过 300 种。无需购买诸多标样,即可快速鉴定真菌毒素及其次生代谢物。

5. 中药中毒素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针对中药中多毒素分析,安捷伦可提供多种样品前处理解决方案,可根据中药种类和真菌毒素种类的不同而分别进行选择。

安捷伦科技在食品、药品分析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不仅可以提供可靠的仪器硬件、样品前处理耗材和色谱柱,同时在专业软件、分析过程方面,还可提供可靠咨询和支持服务,为保障药材药品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杨建伯. 真菌毒素与人类疾病[J].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02, 21(4):314-317.

2. 聂晶. 中成药真菌污染的安全问题与风险分析报告.中国药检. 2019,12.

相关文章:

相关解决方案: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