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底料竟含罂粟壳和苏丹红,食品安全谁来保证?
霜降,这个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这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天气逐渐转冷,最低温度达到冰点,冬天即将到来。
还没来得及贴秋膘吗?没关系,民间有句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在落叶翩然,寒风瑟瑟的大街上,当您裹紧大衣时,是不是很希望立刻吃一顿热腾腾、暖融融的火锅温暖自己?
那么您真正了解火锅吗?
火锅是以水或汤导热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也是中国食客们最常见、最喜爱的一种饮食文化。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文明。
有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一种容器鼎,每当祭祀或庆典时就要“鸣钟列鼎”,将牛羊肉等食材通通放入鼎中,在底部生火将食材煮熟分食,这便是最早的火锅雏形。秦汉时期将这种饮食方式称之为“濯(zhuo)”,马王堆汉墓遣策上就有“濯鸡”及“濯豚”等文字记载。
火锅在中国历史的浪潮中从未被淹没,据记载清朝乾隆皇帝曾在乾清宫办了 530 桌火锅席宴请宗室,而他的儿子嘉庆皇帝更加热衷于火锅,史料记载在他登基时曾举办千叟宴,共动用火锅 1550 个左右。
而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火锅早已发展成多姿多彩的各地方文化。每个地域都有他独特的火锅,例如北方有北京铜锅涮肉,南方有重庆井格火锅、四川牛油锅、港式火锅,国外也有韩式部队火锅、日本寿喜锅等等。
如此多的种类令人眼花缭乱,而在这种“冬天吃火锅”的饮食文化下,您吃的火锅是否健康安全?
有人认为“火锅汤汇聚了精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天冷了喝些热汤很舒服。但是大部分人没有对沉淀在火锅底部的汤底中究竟有什么而追根究底。在鲜美的汤汁满足您味蕾的同时,又潜伏着哪些隐患?
曾经有新闻报道,有的火锅店为了提升火锅汤底的味道吸引顾客,会在汤底内加入少量罂粟壳或罂粟粉,这种物质内含那可定、罂粟碱、蒂巴因、可待因及吗啡等多种有害生物碱,长期食用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还有一些四川火锅店为了追求汤底鲜艳的红色而购买添加苏丹红的辣椒粉。苏丹红是一种色泽添加剂,它属于合成偶氮染料,它的降解产物具有致癌性。
对于罂粟壳和苏丹红这样的添加剂的检测来说,普通消费者是不便进行操作的。那么在它们流向消费者餐桌前,怎样帮助监管机构从源头严防死守?
安捷伦以其先进的技术和优异的服务,可以根据样品的特点提供从样品前处理、消耗品、分析检测到数据处理的全流程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基于 Agilent 1290 Infinity II 液相色谱系统 / 6460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可以对食品中有害生物碱(那可定、罂粟碱、蒂巴因、可待因及吗啡)和苏丹红类化合物残留量进行检测,从而得知是否存在罂粟壳和苏丹红非法添加情况。
此方法可以在较小的样品进样体积和无预富集的条件下,获得极佳的信噪比,例如:在样品进样体积2 µL 和无预富集的条件下,该方法对吗啡和可待因均获得了极佳的信噪比(样品浓度 200 ng/mL 时 >150:1,该浓度为美国物质滥用和精神健康服务管理局(Substance Abuse &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SAMHSA)规定限量浓度的 10%)。这得益于应用了喷射流 (AJS) 技术的 6460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电喷雾离子源有效的增强了检测灵敏度 [1]。
图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除此之外,肉类在高温水煮过程中,肉类中的嘌呤含量在逐渐降低,而肉汤中的嘌呤含量则迅速增加,例如涮肉之后久煮的火锅汤底。一旦这些嘌呤摄入量超过人体代谢能力,除了大部分被转化为尿酸排除体外,剩余部分会沉积在人体各关节处,引起痛风。
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可轻松检测出肉类及肉汤中的嘌呤含量,通过分析水煮过程中样品嘌呤含量的变化,为痛风病人提供更加科学的饮食指导 [2]。而在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大家族中,Agilent 1290 Infinity II 液相色谱系统在实现超高性能以获得最大效率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其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辅以精心设计的样品流路各组件、独特的 HDR-DAD 和 ELSD 检测器、双针进样和智能重叠进样、智能系统模拟技术 (ISET)等突破性技术,从最大化分析效率、最大化仪器效率、最大化实验室效率三方面大幅提高您的业务效率。
综上所述,喝火锅汤底仍然具有各种安全隐患和风险,而安捷伦也在不断为保证您吃上放心火锅而努力着。安捷伦在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始终保持着对该行业最新趋势和热点问题的高度关注,致力为食品安全检测保驾护航,创造安全的饮食环境。
参考文献:
[1] Irina Dioumaeva, John M. Hughes. 应用 Agilent Bond Elut Plexa PCX 与Agilent Poroshell 120 对尿液中的阿片类药物(吗啡和可待因)进行 SAMHSA 标准的LC/MS/MS 分析, 安捷伦科技,5990-9625CHCN
[2] 王新宴,凌云,储小刚,周平. 肉制品中四种嘌呤含量在水煮过程中的变化,食品科学,2008,Vol.29,No.07
移动端阅读原文